當開學遇上高科技,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近期,各地的幼兒園也已經陸續開學,進入校園的寶寶和家長們發現:
幼兒園增加了很多科技產品,校門口安裝了智能閘機,保健室“新上任”了一臺晨檢機器人,甚至校車上也使用了定位系統。
一、多所幼兒園啟用智能信息化解決系統
對于大多數年輕父母來說,996的工作機制雖然不是很多人的常態,但工作確實占據了他們絕大部分時間。假期的存在雖然給了年輕爸媽們和孩子親密相處的機會,但孩子更多成長和教育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如何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正在考驗著當下很多年輕父母們的智慧。
“幼兒園智能信息化解決系統”的應用正在打破空間的界限,搭建一座心靈溝通的橋梁,逐漸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幼兒園智能信息化解決系統”以晨檢機器人、智能閘機、智能班牌、監控系統等作為數據終端,家長版和園丁版APP作為家園互通的工具,通過云平臺數據的分析、存儲和轉發,以達到數據實時推送,家園實時溝通,園所實時管理,政府實時預警的效果。
二、晨檢機器人實現“刷臉識別”,4秒左右即可完成兒童晨檢
近幾年,兒童健康管理逐步成為焦點之一,雖然幼兒園衛生、健康管理工作在不斷優化,但目前幼兒園晨檢還是普遍采用測溫槍、手電筒這些工具,由于受到各方面的條件限制,無法做到檢查一人一消毒,并且多次觸摸幼兒額頭、手心不僅違背了晨檢排查的初衷,反而成為接觸性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之一。
晨檢機器人則大大改善了傳統晨檢的現有弊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識別兒童身份,并作出語音問候,4秒左右完成“體溫、手檢(疑似手足口、皰疹)、口腔、身高、體重、消毒洗手”等檢測功能和“考勤簽到、拍照留存、外傷輔助”等功能,并通過APP推送到家長賬號。
晨檢機器人的投入使用,不僅提高了晨檢效率和家長對孩子的有效關注,有效預防了流行性疾病在園所內的傳播,晨檢數據的匯集應用更是輕松解決了政府監測兒童成長發育的難題。
三、校門口采用人臉識別閘機出入,非本園家長老師不能識別過閘
當下我國幼兒園普遍的管理模式是以人為主體,人工看管往往容易出現疏漏,園所管理亟需由傳統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管理轉變。
智能閘機所搭載的 “人臉識別系統”使家長接送更加高效安全。相比之前實行的由教師辨識、保安監管的傳統入園方法,智能閘機AI人臉識別系統有效解決了老師對新入園的寶寶不夠熟悉、寶寶排隊入園等待時間過長等問題,甚至規避了粗心家長將孩子送錯幼兒園的情況。
人臉識別通行時,家長、老師只需對著人臉識別設備看上一眼,系統便能秒速識別,實現無障礙、不停留,保證通行順暢。
從孩子入園的智能閘機、智能晨檢機器人到幫助家長了解孩子校園生活的家園互通APP,科技讓開學不再是孩子“嚎啕大哭”,家長“憂心忡忡”,而是孩子開心、家長放心、老師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