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市場的供需變動對價格有何影響?
疫情發生前,DISCIEN曾預測2020年TV面板的供給發生7%左右的明顯減少,而需求端因為奧運會和歐洲杯等體育賽事和一些新興市場的價格戰而保持相對穩定,面板價格將迎來小幅度但長周期的上漲。疫情發生后2月份的面板價格漲幅高于預期,三月份也有望維持高增長,為什么會有這種差異呢?

供給端:2-3月份疫情的重災區是中國大陸,2020年中國大陸占全球TV面板的份額將達到57%左右,具備明顯的集中性。同時面板廠作為產業鏈冗長的制造業,遭受疫情影響的上游產業鏈不能配合滿產所需的資材供給,導致稼動率下降15-30%。這種產業鏈的影響是即時的,體現在疫情發生后馬上遭受影響,同時這種影響是相對集中的,預計持續到疫情大幅好轉的3月份。
需求端:作為一季度受影響最大的市場,大陸的零售市場預計減少25%-30%,但是大陸占全球市場的比重約為21%,遠低于面板約57%的份額;同時三星LG等全球品牌在中國的銷量較少,2-3月份需要持續購買去布局全球市場;國內電視制造商在停擺了接近三周后(包括春節)積壓了很多海外訂單,需要積極采購面板去應付訂單,拉動了短期需求。
前瞻:
供給端:按照目前的恢復節奏來看,大陸面板產業鏈的影響會持續到3月份,4月份的大部分廠商可恢復滿稼動水平。當然韓廠的產能還會持續減少,不過這是預期內的變化。
需求端:疫情快速在海外擴散,顯然會導致海外需求下降,但是很這種下降會有延時性,原因如下:
1.國際環境中各個國家對疫情的態度、方式、能力均有不同,步驟不統一,一些國家在疫情傳導2-3周內才開始做出反應,需求也是逐步下降;
2.各個渠道和品牌的策略不統一,在競爭激烈的電視市場,調整銷售策略的時間點也較難把握。疫情剛開始發生時還是發展到中期再調整?調整早的話份額有被競爭社趁虛而入失去份額的風險等等,所以渠道和品牌在調整銷售策略時很難做到步驟一致,有快有慢,最終反映到面板需求是延時的。
3.產業鏈冗長也是需求延時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65%左右的電視都在中國制造。從面板采購-整機制造-出口物流-渠道,整個環節動輒需要2-3個月,這也決定了面板的采購策略是超前的,同樣終端發生變化后傳導到采購端,也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