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化工】繼2月8日汽柴油價格上調不到一個月,受國際三地原油變化率超過4%的影響,國內油價3月份再次面臨上調的壓力。
 對于國際油價的接連攀升,業內分析師表示,伊朗問題是短期國際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今后,中東緊張的局勢仍將為油價走勢提供有力的支撐。
 漲價或因“兩會”推遲
 從95.81美元/桶到109.77美元/桶需要大概多久?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輕質原油期貨的答案是16個交易日!
 就在2月2日,紐約4月原油的價格還處于95.81美元/桶的低位,但24日油價便攀上109.77美元/桶的新高,16個交易日漲幅接近15%。
 紐約原油的變化成為國際三地原油(指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變化的風向標。中宇資訊分析師桑瀟測算,截至外盤2月24日,三地原油連續22日移動加權均價每桶116.947美元,基準均價每桶111.907美元,三地原油變化率+4.50%,已經突破國內油價上調4%的“窗口線”。
 受國際原油價格走高的支持,國內成品油市場也整體走穩,華北、山東、華南、華東等地還出現汽柴優惠收緊,并且呈現一定幅度的拉漲趨勢。
 據了解,目前國內汽油93#主流價格在9500-9700元/噸,柴油最高零售限價掛牌,主流價格在8500-8700元/噸。
 2月8日,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300元,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22元和0.26元。時過不到1個月,國內油價又一次面臨上漲的壓力。
 中宇油品分析師申濤告訴記者,受三地原油變化率超過4%影響,3月8日國內成品油零售上調窗口將正式打開,但受“兩會”召開的影響,成品油上調推遲可能性極大。同時,由于推遲調價將導致成品油變化率持續放大,預期未來成品油零售上調空間也可能變化,或將在450-600元/噸附近。
 伊朗斷供助推油價上漲
 2011年10月4日,紐約原油還一度跌至近幾個月的最低點76.17美元/桶,但截至目前,上漲幅度達44%。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告訴記者,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攀升有多重因素,其中中東局勢地緣沖突成為短期推高油價的主要原因。
 19日,伊朗石油部門宣布停止向英、法兩國出售石油。消息甫出,20日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2012年4月期貨達到每桶120.05美元,創出近9個月以來的新高。
 盡管伊朗出口到英、法兩國的石油僅分別占伊朗總出口量的1%、2%,同時,也僅占英、法兩國本國需求的1%和4%,但業內專家認為,“心理因素”影響讓國際油價存在上漲的壓力。
 王金濤表示,伊朗在剛與中國達成新的石油合同后,是否有“勇氣”中斷更多歐洲國家的石油供應需要“拭目以待”。今后,如果歐洲在經濟層面沒有出現較大的利空消息,伊朗問題仍將為油價的上行提供支撐。
 對于國際油價的接連攀升,業內分析師表示,伊朗問題是短期國際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今后,中東緊張的局勢仍將為油價走勢提供有力的支撐。
 漲價或因“兩會”推遲
 從95.81美元/桶到109.77美元/桶需要大概多久?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輕質原油期貨的答案是16個交易日!
 就在2月2日,紐約4月原油的價格還處于95.81美元/桶的低位,但24日油價便攀上109.77美元/桶的新高,16個交易日漲幅接近15%。
 紐約原油的變化成為國際三地原油(指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變化的風向標。中宇資訊分析師桑瀟測算,截至外盤2月24日,三地原油連續22日移動加權均價每桶116.947美元,基準均價每桶111.907美元,三地原油變化率+4.50%,已經突破國內油價上調4%的“窗口線”。
 受國際原油價格走高的支持,國內成品油市場也整體走穩,華北、山東、華南、華東等地還出現汽柴優惠收緊,并且呈現一定幅度的拉漲趨勢。
 據了解,目前國內汽油93#主流價格在9500-9700元/噸,柴油最高零售限價掛牌,主流價格在8500-8700元/噸。
 2月8日,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300元,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22元和0.26元。時過不到1個月,國內油價又一次面臨上漲的壓力。
 中宇油品分析師申濤告訴記者,受三地原油變化率超過4%影響,3月8日國內成品油零售上調窗口將正式打開,但受“兩會”召開的影響,成品油上調推遲可能性極大。同時,由于推遲調價將導致成品油變化率持續放大,預期未來成品油零售上調空間也可能變化,或將在450-600元/噸附近。
 伊朗斷供助推油價上漲
 2011年10月4日,紐約原油還一度跌至近幾個月的最低點76.17美元/桶,但截至目前,上漲幅度達44%。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告訴記者,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攀升有多重因素,其中中東局勢地緣沖突成為短期推高油價的主要原因。
 19日,伊朗石油部門宣布停止向英、法兩國出售石油。消息甫出,20日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2012年4月期貨達到每桶120.05美元,創出近9個月以來的新高。
 盡管伊朗出口到英、法兩國的石油僅分別占伊朗總出口量的1%、2%,同時,也僅占英、法兩國本國需求的1%和4%,但業內專家認為,“心理因素”影響讓國際油價存在上漲的壓力。
 王金濤表示,伊朗在剛與中國達成新的石油合同后,是否有“勇氣”中斷更多歐洲國家的石油供應需要“拭目以待”。今后,如果歐洲在經濟層面沒有出現較大的利空消息,伊朗問題仍將為油價的上行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