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下稱“標普”)最新觀點指出,中國銀行業或將迎來信貸質量下行期,今年不良貸款率或將上升2~3個百分點;而國內經濟放緩和貸款定價的可能下降,或將侵蝕中國銀行業2012年的利潤率,從而令經營表現趨弱。
中國銀行業展望穩定
“去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流動性緊張助推了不良貸款的上升。該趨勢將在2012年持續,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可能逐步上升。”標普指出。
在昨日午間舉行的電話會議上,標普董事廖強表示,2012年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不會大幅急增,但全年下來不良貸款比率或將提高2~3個百分點。
標普報告認為,出口部門,尤其是小型出口商,可能會是受到歐債危機打擊最重的部門。出口放緩和勞動成本上升將繼續削弱流動性緊張借款人的現金流狀況。與此同時,新信貸的獲得仍受限,某些借款人行業不斷惡化的流動性狀況可能觸發企業違約。
在這份名為《中國銀行業展望:銀行業能應對2012年的信貸質量下行》的報告中,標普指出,盡管今年中國銀行業的經營表現將會趨弱,但仍將保持穩健。
“我們對中國銀行業的展望維持穩定。銀行的業務狀況、資本水平、風險部位、融資和流動性狀況應會支持它們的個體信用狀況,尤其是我們評級的主要銀行。”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曾怡景表示。
盡管如此,標普警告稱,政策引發的流動性緊張風險可能成為負面評級行動的一大觸發因素。若經濟急劇放緩,并且不良貸款跳升幅度較預期更為嚴重,也可能引發評級下調。
2012:不良率拐點?
在過去一年里,在中國銀行業盈利突破1萬億元新高,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同時資產質量初現反彈趨勢。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為4279億元,較三季度上升201億元,增幅為4.9%;不良貸款率為1.0%,較三季度上升0.1個百分點。這是2005年以來,中國銀行業首次出現“不良”雙升。
對此,中金公司認為,如果考慮到四季度一般是銀行不良貸款核銷最多的季度,則去年四季度不良貸款實際上升幅度將大于4.9%。
“經濟的持續下行也會對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產生更大壓力,在深發展的上市銀行第一份年報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四季度部分地區不良超預期上升的狀況。”中投證券分析師張鐳周一分析稱。
上周,深發展率先公布了2011年報,去年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32.95億元,較年初增長39.21%。深發展管理層解釋稱,受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影響,部分地區中小企業呈現外需出口不旺、經營成本上漲、資金供給不足等情況,該行下半年不良貸款金額和不良率略有反彈,關注類貸款占比有所上升。
瑞銀證券分析師勵雅敏今年初曾指出,2012年上市銀行的資產質量將總體保持平穩,呈現不良率略有提高,不良余額有所上升的情況;質量問題將主要集中在中小企業群體,包括制造業的中小企業和房地產開發的中小企業等。
相形之下,中信建投在近日的一份報告中樂觀地預計,今年我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同時銀行業監管規則變動,將推動銀行提高不良核銷力度,不良貸款額池子會縮小,有助于降低不良率。因此,2012年銀行不良率的拐點不會出現,不良率會穩定在1%,并存在小幅下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