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什么時候回我消息?
2020-06-09 00:00:00
蟬鳴聲聲,書聲陣陣,轉眼間,小學生們就已經開始了新學期之旅。不少小朋友終于如愿以償地和自己的小伙伴們在一起學習玩耍,家長們卻從未停止擔憂,常常忍不住給老師發發消息。

“老師,我家孩子說她的同桌上課老找她玩,您能解決一下嗎?”“老師,您今天布置的數學作業是寫多少頁?”每次家長憂心忡忡地給老師發完消息,許久也等不到回復。家長就開始納悶了:不就回回微信嗎,學校老師怎么這么難溝通?
老師這邊也百口莫辯,自己每天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有時候一站就是幾小時,好不容易下班有點休息時間,還有家長一直追著自己問問題,甚至連轉告孩子放學了去姥姥家這種事也交給自己。全班有那么多學生,每天一開手機,家長們的消息就排山倒海而來,當老師可真難。
不少人認為孩子們因為年齡小,上小學了還是離不開父母。其實,這不只是孩子單方面的情緒,父母也舍不得孩子,常常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面對這種情況,教育專家有如下建議。
第一,別把不安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如果家長對孩子上學非常擔憂,每次送孩子上學前總是絮絮叨叨,心煩意亂,孩子也能感受到。當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后,還一直在校門口不愿意離開,孩子看見父母在門外,卻不能回到父母的懷抱,也會產生過分依戀的情緒,導致哭鬧不停。因此,家長在送孩子上學的路上,盡量給孩子一些積極鼓勵。在校門口,和孩子告別后,也應該盡快離開。你積極陽光的心態,一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第二,讓孩子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對于進入小學的孩子,家長可以適當給予孩子一些自主權,相信孩子自己在學校也可以做得很好,不用過多憂慮。孩子放學回家后,可以多與孩子交流,聆聽孩子的心聲,對于孩子的想法及時回應及引導,不能置之不理。家長盡可能以身作則地調整好生物鐘,為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積極調整作息,適應學校的生活,增強自主掌控能力。
第三,請相信學校與老師。當家長給老師發信息的時候,老師很可能正在上課、備課、處理班級事務、開會等等,家長還需換位思考。當家長把孩子交于一所學校、一位老師,便應當相信學校和老師的專業,只有家長與老師之間增強信任,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況且,現在的智能教育終端已能解決家校溝通的難題。不少學校已經引進了中銀科技智慧班牌,安裝在教室門口。中銀科技智慧班牌具備校園事件通知、出勤管理、課程排表等多種功能服務。同時也為家校雙方搭建溝通的橋梁,記錄孩子的日常并傳遞到家長的手機端,方便家長更快捷地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家長還可以給孩子留言,待孩子下課后查看。從此,家長再也不用為老師回復消息而煩惱。

春風化雨潤萬物,家校互通育新芽。在智能教育終端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下,家校互通將迎來一個新的紀元。每一位學生更好的成長也是每一位園丁真摯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