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舍飼圈養后,在不增加基礎母羊飼養量的情況下,提高母羊產羔率是目前增加養羊經濟效益的有效技術途徑之一。較常用的技術措施主要有5種:
一、提高配種前體重
母羊配種前體重與繁殖力密切相關,配種體重每增加5公斤,雙羔率可提高9%。據有關單位試驗,配種前不足40公斤的母羊,發情配種受胎率為68%,全部產單羔;40~61公斤以上者,受胎率73%~100%,產羔率100%~150%。
二、外源性激素注射法
母羊發情時注射多胎素,每只羊注射1毫升雙羔素,可使母羊產雙羔的幾率提高50%以上,尤其是對改良程度不高的母羊效果更明顯。
三、改善公、母羊營養
營養狀況對羊的繁殖力影響很大,全年使母羊保持中等以上的膘情,可使其發育正常。因此,要加強母羊平時的飼養管理,滿足其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在此基礎上,配種前對母羊還要實行短期優飼,這樣不但保證母羊發情正常,而且排卵數增加,雙胎率高。
種公羊的營養水平對母羊的受胎率和產羔率影響很大。為此,在羊配種季節,要加強對種公羊的飼養,最好用全價的飼料飼喂種公羊,這樣種公羊的性欲高,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活力強,母羊排出的卵子易受精,雙胎率也高。
四、選留多羔種羊
母羊的產羔數與遺傳也有關系。實踐證明,用出生時三羔羊或四羔羊的母羊留做種用,其產羔率最高;二羔的母羊留種,產羔率次之;一羔的母羊留種,產羔率最低。因此,要選留多羔母羊做種用。
五、采用多次輸精法
適時多次輸精是促進一胎多產,提高繁殖率的途徑之一。精子在母羊的子宮內生存約9個小時,母羊如果排兩個或三個卵,不是同時排出的,為了使卵都受精,可以在母羊發情的中期、末期多次輸精,可以提高受胎率。生產實踐中常采用重復配、雙重配、混合精液輸精等辦法,積極開展人工授精可以充分發揮優良種公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