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農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行長、黨委書記鄭暉在日前召開的農發行全國分行行長會議上強調,2012年農發行將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著力推進“兩輪驅動”業務發展戰略,加大支農力度促增長,嚴控信貸風險保穩健,加強“兩基”工作上水平,推動改革創新增活力,狠抓隊伍建設強保障,不斷強化政策性功能,為農業農村發展作出新貢獻。
 鄭暉強調,新的一年要始終把支持糧棉油收儲作為全行業務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在不“打白條”前提下防控風險的指導思想,確保支持糧棉油收儲不出大的問題。要積極參與研究制定國家糧棉油收購和調控政策,及時足額供應政策性收儲資金,保證中央和地方各項收儲計劃順利實施;積極支持中央和省級肉、糖、化肥等專項儲備,支持國家掌握資源,保持主要農產品和農用生產資料市場穩定。積極審慎支持糧棉市場化收購,重點支持戰略性客戶和參與宏觀調控的優質骨干企業入市收購,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支持力度,保持必要市場份額;單純糧油購銷企業承貸必須堅持“以銷定購、以購定貸”原則,簽訂真實有效的購銷合同。
 打造產業鏈金融品牌,重點支持糧棉油生產基地建設、糧棉油精深加工,支持全國性區域性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宗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鮮活農產品連鎖配送物流中心等建設,支持有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加工企業開展糧棉油全產業鏈經營。圍繞“三化同步”協調發展,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要擇優支持符合國家政策導向、黨政關切、有利于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具有顯著支農效果的水利和新農村建設項目。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列入國家和省級政府推廣計劃的優良品種、節水灌溉、農產品加工、農業機械等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擇優支持從事農業良種育繁一體化的大型骨干企業發展。積極開展國際業務、中間業務、投資業務等,不斷強化金融服務功能。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農發行2011年累放人民幣貸款13146.5億元,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8738.4億元,比年初實際增加2952.6億元,增長17.7%。面對糧棉油價格大幅波動、糧食市場化收購等新形勢新情況,全年累放糧棉油收儲貸款4326.8億元,支持收購糧食3007.1億斤、棉花10079.3萬擔、油脂79.5億斤。以水利和新農村建設為重點,大力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年累放中長期貸款3278.4億元,支持新項目2139個;年末貸款余額達7379.2億元,占全部貸款的39.4%。不良貸款余額下降 191.4億元;不良率1.46%,下降1.3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62%,首次實現撥備全覆蓋。經營利潤達379.5億元,人均創利74.3萬元。各項經營指標均創歷史最好記錄,實現了“十二五”時期的良好開局。
 鄭暉強調,新的一年要始終把支持糧棉油收儲作為全行業務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在不“打白條”前提下防控風險的指導思想,確保支持糧棉油收儲不出大的問題。要積極參與研究制定國家糧棉油收購和調控政策,及時足額供應政策性收儲資金,保證中央和地方各項收儲計劃順利實施;積極支持中央和省級肉、糖、化肥等專項儲備,支持國家掌握資源,保持主要農產品和農用生產資料市場穩定。積極審慎支持糧棉市場化收購,重點支持戰略性客戶和參與宏觀調控的優質骨干企業入市收購,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支持力度,保持必要市場份額;單純糧油購銷企業承貸必須堅持“以銷定購、以購定貸”原則,簽訂真實有效的購銷合同。
 打造產業鏈金融品牌,重點支持糧棉油生產基地建設、糧棉油精深加工,支持全國性區域性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宗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鮮活農產品連鎖配送物流中心等建設,支持有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加工企業開展糧棉油全產業鏈經營。圍繞“三化同步”協調發展,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要擇優支持符合國家政策導向、黨政關切、有利于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具有顯著支農效果的水利和新農村建設項目。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列入國家和省級政府推廣計劃的優良品種、節水灌溉、農產品加工、農業機械等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擇優支持從事農業良種育繁一體化的大型骨干企業發展。積極開展國際業務、中間業務、投資業務等,不斷強化金融服務功能。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農發行2011年累放人民幣貸款13146.5億元,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8738.4億元,比年初實際增加2952.6億元,增長17.7%。面對糧棉油價格大幅波動、糧食市場化收購等新形勢新情況,全年累放糧棉油收儲貸款4326.8億元,支持收購糧食3007.1億斤、棉花10079.3萬擔、油脂79.5億斤。以水利和新農村建設為重點,大力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年累放中長期貸款3278.4億元,支持新項目2139個;年末貸款余額達7379.2億元,占全部貸款的39.4%。不良貸款余額下降 191.4億元;不良率1.46%,下降1.3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62%,首次實現撥備全覆蓋。經營利潤達379.5億元,人均創利74.3萬元。各項經營指標均創歷史最好記錄,實現了“十二五”時期的良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