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下發的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穩步提高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適時啟動玉米、大豆和油菜籽等農產品的臨時收儲政策,健全糧棉油糖等農產品儲備制度。日前,政府再度提高了2012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格,至此,針對稻谷市場的最低收購保護價政策已經連續實施8年。同時,國內小麥市場同樣受到政府最低收購價格政策的支撐。
收儲政策確立農產品價格底部
大連糧食貿易商朱先生表示,收儲政策的陸續啟動標志著2012年農產品價格底部基本確立。
在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之前,政府已經在東北啟動大豆和玉米兩個品種的臨時收儲政策。近期東北大豆市場價格也已經穩穩站在國家收儲價格之上,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經歷年前上市初期的短暫下跌之后,目前也已經回升至歷史高點附近。“國家臨儲政策的實施,有力支撐了國內東北地區大豆、玉米市場的價格水平。”朱先生說。
上周五,大商所玉米期價指數報收于2343點,一周上漲1.86%,距歷史高點2460點一步之遙,而上周五東北錦州、大連等港口玉米市場收購價格則站穩在2300元/噸關口之上,報價在2305—2315元/噸之間。市場人士認為,農產品市場收儲政策的實施,預計會提升2012年農產品市場整體價格水平,部分品種現貨價格可能會突破歷史高點。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由中國農業部每日發布的“全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上周五收于202.9,逼近歷史最高點204.7點。該指數2月份每日都處于200點整數關口之上,顯示國內農產品市場整體價格呈現穩步走高態勢。
農產品價格后市預期整體回升
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由于2012年收儲政策奠定了農產品市場價格底部,預計后市場國內農產品價格可能面臨整體回升走勢,國內大量終端需求企業出于買漲不買跌心理,均將普遍加大企業自身庫存。
吉林一家糧油公司負責人李敬卓認為,政府針對農產品市場的收儲政策,切實維護了種地農戶的收益,對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但農產品市場價格水平,也會抑制政府控制通脹的政策努力。
據李敬卓介紹,當前吉林省玉米主力收購價格為2130—2150元/噸,高出國家臨儲價格130多元。從目前來看,市場價格還有逐步走高的跡象,中央一號文件確立的政策基調,可能會進一步促進東北玉米市場價格的上漲。
對此,朱先生表示,農產品市場的收儲政策直接提高了種糧農戶收入,同時促使了貿易商積極入市采購新年度玉米,拉動了市場價格的快速回升。上周五,廣東港口出貨價格已經自前期的2400/噸回升至2450—2460元/噸,市場看漲心態濃厚,成交較為活躍。國內農產品市場價格歷經了2010年的大幅上漲和2011年的高位盤整之后,當前已經處于高位振蕩走勢,部分品種價格徘徊于歷史高點附近,不過收儲政策的實施,也已經堵死了下跌空間。在倉儲、資金利息等成本推動之下,本年度國內農產品市場價格預計仍會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