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然環境,這是環保部門的職能。可是大名縣環保部門在面對環境慘遭污染時,卻只是將職能落實在“書面”。
 近日,本網接到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鋪上鄉常馬莊村村民舉報。舉報反映,當地的名鼎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名鼎化工”)長期污染環境,周邊百姓深受其害,而當地環保部門則對其污染行為是無視不管。2012年1月4日,記者前往實地進行調查采訪。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
 污染籠罩整個村子
 記者在縣城乘3路公交車前往距離大名縣縣城約有11公里的“名鼎化工”。在路上,記者問售票員到名鼎化工還有多遠,是否快到了,記得到站叫我,票員笑笑說,你聞聞看,靠鼻子應該就能知道是否快到了。果然,一股股類似于樟腦味的氣味越來越強烈,不斷刺激著記者的鼻子。
 經過一路顛簸,記者來到“名鼎化工”大門外。放眼廠區,看到廠區西北角的位置正不斷升騰著粉紅色的煙霧,而煙霧則許久未散。記者深感在煙霧彌漫之下,樟腦氣味顯得更加濃烈。
 “他們在2001年安裝了環保設備,但是為了節約成本,根本就不使用設備。現在除了空氣遭受污染,廢水流到河里,附近的河流也受到了嚴重污染!”一朱姓村民氣憤地說著帶記者來到距“名鼎化工”300米之外的常馬莊中橋。站在橋上,記者自西向東望去,整條河流完全被黑色掩蓋,沒有任何生機。
 隨后,記者隨他來到“名鼎化工”的排污口。記者看到,一股股冒著熱氣的污水從排污口滾滾而出,而其散發的惡臭味道足以令人作嘔。記者用隨身攜帶的PH試紙對污水測試,測試結果顯示PH值為10,屬于強堿性水。
 企業花錢“封口”
 據了解,“名鼎化工”于1993年4月6日建成投產,主要生產三氯苯胺、鄰硝基二苯胺、二甲氧基苯胺等化工產品。自從投產之后,常馬莊村村民從此就過上了苦不堪言的日子,精神和身體遭受雙重摧殘。
 在采訪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訴記者,污水的毒性特別強,家禽、牲畜只要飲用受污染的河水,跟著就會莫名死去另有一知情村民表示,由于地下水水位較高,污水滲入到地下之后,把當地地下水全部污染了,這主要表現在河流北岸的地下水普遍發黃,水垢很大;河流南岸地下水難喝,且水垢大,“現在我們種出來的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產量都很低,而且苦澀難吃。”
 村民飲水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居住在“名鼎化工”附近的一位姓朱的大爺解釋,由于村民這些年反對呼聲越來越高,“名鼎化工”在去年出錢打井,讓村民飲用深井水,“企業哪會無緣無故地給我們做好事?看似是為我們做好事,其實就是‘封口’。”
 “說不定哪天我的家人也會得上癌癥!”居住在附近的常大爺稱,最讓自己惶恐不安的是“名鼎化工”投產以來,村中因癌癥導致死亡的村民就達到十余人,且都正值盛年,年齡最大的不過四十五歲。張大爺的言語之中,不乏無奈和后怕。
 采訪當天中午,記者來到距離“名鼎化工”百米開外的餐館就餐。記者喝了一口店員剛倒的一杯白開水,感覺味道有點怪,隨即用PH試紙沾了一下水,竟驚訝地發現,白開水居然呈堿性。記者又渴又餓,可是面對面前的白水和水餃,硬是沒敢喝水也沒敢下筷。
 環保部門抗衡法律法規
 “你們向當地環保部門反映過嗎?”記者向村民詢問這一問題時,村民臉上總會流露出氣憤的表情,并紛紛坦言舉報過數十上百次,但是問題到最后卻沒得到解決。
 另外,記者在互聯網上查詢到,近年來,多家媒體相繼對“名鼎化工”污染環境一事進行過報道。
 面對百姓的憤慨和報道的抨擊,環保部門為何一直置身事外?
 “這都是經濟利益惹的禍!”當地一政協委員透露,“名鼎化工”擁有“河北省科技企業”、“河北省優秀民營科技企業”等榮譽,全年銷售額高達一個多億,而大名縣全縣全年財政收入也不過就一個億,“為了留住這個‘財神爺’,環保部門‘睜一只眼閉一眼’當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實的面前,大名縣環保部門卻似乎表現出拒不認賬的態度。記者在河北省政府辦公廳,以及大名縣環保局的辦公網站中分別看到兩條介紹:2010年,大名縣環保局曾經針對“名鼎化工”進行了整治;在2011年,大名縣環保局加強了環境監察。
 單從文字上看,介紹不乏全面、深入,不過在事實的面前,介紹只是軟弱無力的書面文章,是在掩蓋瀆職的真相。與此同時,介紹和現實之間的鮮明對比,折射出的是大名縣環保局陽奉陰違,與《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與《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進行抗衡。
 記者認為,常馬莊村的廢氣廢水污染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大名縣環保部門確實應當積極行動起來,下功夫、花心思地把“名鼎化工”管一管、查一查。如果將環保繼續停留在書面,那么遲早將會成為百姓的罪人。
 近日,本網接到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鋪上鄉常馬莊村村民舉報。舉報反映,當地的名鼎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名鼎化工”)長期污染環境,周邊百姓深受其害,而當地環保部門則對其污染行為是無視不管。2012年1月4日,記者前往實地進行調查采訪。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
 污染籠罩整個村子
 記者在縣城乘3路公交車前往距離大名縣縣城約有11公里的“名鼎化工”。在路上,記者問售票員到名鼎化工還有多遠,是否快到了,記得到站叫我,票員笑笑說,你聞聞看,靠鼻子應該就能知道是否快到了。果然,一股股類似于樟腦味的氣味越來越強烈,不斷刺激著記者的鼻子。
 經過一路顛簸,記者來到“名鼎化工”大門外。放眼廠區,看到廠區西北角的位置正不斷升騰著粉紅色的煙霧,而煙霧則許久未散。記者深感在煙霧彌漫之下,樟腦氣味顯得更加濃烈。
 “他們在2001年安裝了環保設備,但是為了節約成本,根本就不使用設備。現在除了空氣遭受污染,廢水流到河里,附近的河流也受到了嚴重污染!”一朱姓村民氣憤地說著帶記者來到距“名鼎化工”300米之外的常馬莊中橋。站在橋上,記者自西向東望去,整條河流完全被黑色掩蓋,沒有任何生機。
 隨后,記者隨他來到“名鼎化工”的排污口。記者看到,一股股冒著熱氣的污水從排污口滾滾而出,而其散發的惡臭味道足以令人作嘔。記者用隨身攜帶的PH試紙對污水測試,測試結果顯示PH值為10,屬于強堿性水。
 企業花錢“封口”
 據了解,“名鼎化工”于1993年4月6日建成投產,主要生產三氯苯胺、鄰硝基二苯胺、二甲氧基苯胺等化工產品。自從投產之后,常馬莊村村民從此就過上了苦不堪言的日子,精神和身體遭受雙重摧殘。
 在采訪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訴記者,污水的毒性特別強,家禽、牲畜只要飲用受污染的河水,跟著就會莫名死去另有一知情村民表示,由于地下水水位較高,污水滲入到地下之后,把當地地下水全部污染了,這主要表現在河流北岸的地下水普遍發黃,水垢很大;河流南岸地下水難喝,且水垢大,“現在我們種出來的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產量都很低,而且苦澀難吃。”
 村民飲水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居住在“名鼎化工”附近的一位姓朱的大爺解釋,由于村民這些年反對呼聲越來越高,“名鼎化工”在去年出錢打井,讓村民飲用深井水,“企業哪會無緣無故地給我們做好事?看似是為我們做好事,其實就是‘封口’。”
 “說不定哪天我的家人也會得上癌癥!”居住在附近的常大爺稱,最讓自己惶恐不安的是“名鼎化工”投產以來,村中因癌癥導致死亡的村民就達到十余人,且都正值盛年,年齡最大的不過四十五歲。張大爺的言語之中,不乏無奈和后怕。
 采訪當天中午,記者來到距離“名鼎化工”百米開外的餐館就餐。記者喝了一口店員剛倒的一杯白開水,感覺味道有點怪,隨即用PH試紙沾了一下水,竟驚訝地發現,白開水居然呈堿性。記者又渴又餓,可是面對面前的白水和水餃,硬是沒敢喝水也沒敢下筷。
 環保部門抗衡法律法規
 “你們向當地環保部門反映過嗎?”記者向村民詢問這一問題時,村民臉上總會流露出氣憤的表情,并紛紛坦言舉報過數十上百次,但是問題到最后卻沒得到解決。
 另外,記者在互聯網上查詢到,近年來,多家媒體相繼對“名鼎化工”污染環境一事進行過報道。
 面對百姓的憤慨和報道的抨擊,環保部門為何一直置身事外?
 “這都是經濟利益惹的禍!”當地一政協委員透露,“名鼎化工”擁有“河北省科技企業”、“河北省優秀民營科技企業”等榮譽,全年銷售額高達一個多億,而大名縣全縣全年財政收入也不過就一個億,“為了留住這個‘財神爺’,環保部門‘睜一只眼閉一眼’當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實的面前,大名縣環保部門卻似乎表現出拒不認賬的態度。記者在河北省政府辦公廳,以及大名縣環保局的辦公網站中分別看到兩條介紹:2010年,大名縣環保局曾經針對“名鼎化工”進行了整治;在2011年,大名縣環保局加強了環境監察。
 單從文字上看,介紹不乏全面、深入,不過在事實的面前,介紹只是軟弱無力的書面文章,是在掩蓋瀆職的真相。與此同時,介紹和現實之間的鮮明對比,折射出的是大名縣環保局陽奉陰違,與《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與《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進行抗衡。
 記者認為,常馬莊村的廢氣廢水污染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大名縣環保部門確實應當積極行動起來,下功夫、花心思地把“名鼎化工”管一管、查一查。如果將環保繼續停留在書面,那么遲早將會成為百姓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