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周期”又來了?且慢下結論。專家提醒:
養豬風險增加 不可盲目補欄
22日上午,南京市豆菜橋菜場早市。“腿肉多少錢一斤?”“14塊5。”豬肉經營戶任啟龍說,春節后由于養豬的、屠宰的、零賣的人員還沒有完全復工,節后一周內,豬肉價格零售每斤15元。現在,大家都到位了,市場供應也正常了,零售價一斤降了五毛錢。
看上去,零售市場豬肉價格的降幅才不過區區幾毛錢,但實際上,我省物價部門監測顯示,生豬收購價自春節以來一直在下跌,部分農村地區甚至跌到每斤7.6元,比春節期間跌了10%。據了解,之所以生豬價格下來了,零售價格變動卻不大,在于價格傳導有個過程,一般要過幾個月才有體現,每輪豬價波動都是如此。一些養殖戶對記者說,豬價跌、肉價不跌這段時間,差價都被中間環節吃掉了。
“豬肉價格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春節過后,國內肉制品消費出現階段性降溫,消費需求疲弱,導致價格下滑。”省畜牧總站站長掌子凱分析說,從全國來看,豬價下調已成普遍現象。據了解,目前國內生豬均價已突破每斤8元大關,跌至7.9元,與春節期間相比下滑10%。“去年生豬價格最高峰時,每斤達9.8元。”生豬養殖大縣阜寧縣林木漁業局副局長劉滿昌說,按目前這個價格,養殖戶的利潤已經不高,每頭豬大概只有兩三百元了。
養殖戶們普遍開始有些擔憂。阜寧縣古河鎮前墩村農民張恒云今年養了120頭豬,他采取的是自繁自養模式,其中20頭是母豬,其他100頭生豬估計今年4月出欄。去年9月他的30頭豬最高賣過每斤9.9元,每頭豬凈賺440多元。到春節前行情仍然保持在每斤8.5元,而春節過后當地收購價一路跌到7.6元。22日,他剛以這個價賣掉了8頭必須出欄的豬。海安縣一位養殖大戶在網上發帖:“剛聽收豬的說豬價要掉到每斤6.5元,快出欄的豬真不知道是賣是留?”他的話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一些養豬戶希望政府多發布權威信息,以澄清市場傳言,還有不少養殖戶盼望政府部門能把政策落到實處。蘇北一些養豬戶對記者說,這幾年政策是有一點扶持,不過多數都被“千頭豬場”、“萬頭豬場”拿走了,“這些豬場領了補貼但養得少、養一季乃至不養豬的情況很普遍,套取政府補貼。希望政府現場檢查,把補貼發給真正養豬的人。”
照目前的生豬價格走勢,“豬周期”是不是又來了?一位有心的養殖戶研究了CPI波動與豬價波動的關系。從他制作的示意圖上可以看出這4年來豬價的2輪波動:2008年國家大力補貼,生豬價格漲到每斤8元;2010年,豬病泛濫,豬價跌到5元不到;2011年9月,養豬戶大減導致豬價沖高接近10元。他分析說,2006年以來,豬價走勢居然和CPI走勢呈正相關。CPI走高,豬價走高;CPI走低豬價也走低。這樣來推算,他認為,豬價會在今年8月跌到最低谷,大約在每斤7元左右。
不過,阜寧縣林木漁業局副局長劉滿昌認為,今年生豬價格不至于出現大波動,原因是經過前幾年的大起大落,很多散戶已經退出養殖,目前的養殖戶多數是上規模的,比較理性,對市場行情很敏感,不會盲目擴大養殖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生豬收購價格下跌,但仔豬價格卻在上升。據省物價部門監測,洋三元仔豬價比上月漲了11%,土三元比上月漲了23%。張恒云說,在阜寧當地小仔豬就不好買,11元多一斤還買不到,因為養母豬的散戶現在太少了。這就意味著,如果要補欄的話,養殖成本勢必增加,加上糧食價格小幅提升,很快會傳導到飼料生產領域,導致飼料價格上漲。如此一來,養殖的風險也就大大提高了。
“豬周期”究竟會不會再現,目前還不能下結論。不過,養豬風險高了,是不爭的事實。據省畜牧總站監測,截至1月末,全省生豬存欄2029.52萬頭,同比增長6.2%;其中母豬存欄270.95萬頭,同比增長5.6%。面對未來數月可能出現的低迷行情,省農委有關人士呼吁養殖戶不要盲目補欄,不妨選擇性地壓欄和選擇性地淘汰低產豬,以期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