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農業】核心提示:期貨市場2011年前期以震蕩為主;四季度后,國際與國內市場走勢分化——國際市場以跌為主,國內市場相對平穩。展望2012年,對于經濟前景的擔憂,將繼續影響金融市場整體氛圍。同時,美國大豆出口形勢較差,利空市場。預計2012年一季度市場走勢偏空。
 回顧2011年,全球大豆市場以震蕩為主,國內市場價格走勢相對較穩。預計2011/12年度(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下同),全球大豆總產量和消費量一降一升,但期末庫存消費比仍處于歷史相對高位。美國大豆庫存消費比處于歷史低位,供求仍不寬松。
 展望國際市場走勢,美國大豆需求不振令大豆價格上行乏力,但大豆玉米比價過低使大豆價格有回升動力,而南美天氣、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將加劇大豆市場的波動。受臨儲政策支撐,預計國內大豆市場價格相對較穩。
 2011年大豆期市前期震蕩后期國內市場較穩
 期貨市場2011年前期以震蕩為主;四季度后,國際與國內市場走勢分化——國際市場以跌為主,國內市場相對平穩。
 2011年1—8月,美國大豆市場期價持續震蕩,在1260—1465美分/蒲式耳之間展開區間震蕩。同期,國內大豆期價也持續震蕩,在4350—4750元/噸區間震蕩。而后,由于基本面利多因素不及宏觀面利空影響,國際大豆期價步入下跌通道。臨近12月,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期貨指數一度下探1100美分/蒲式耳一線。與此不同,國內大豆價格在托市政策支撐下走勢較為平穩。四季度以來,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期價在4200—4400元/噸的區間展開震蕩。
 今年以來,國內大豆現貨市場均價在3900—4100元/噸之間窄幅震蕩。自2008年國家開始實施大豆臨時收儲政策以來,2008至2010年,大豆收儲價格分別為3700元/噸、3740元/噸、3800元/噸,今年提至4000元/噸。近年來,在收儲政策期內,全國大豆市場收購均價一般沒有跌破收儲價。
 2011/12年度世界大豆供給形勢相對寬松
 據美國農業部12月供需報告預計,從全球角度看,2011/12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2.5922億噸,同比小幅下降1.88%。預計2011/12年度,美國大豆產量下降至8289萬噸;巴西大豆產量下降50萬噸至750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增加300萬噸至5200萬噸;中國大豆產量下降160萬噸至1350萬噸。據新湖期貨多次對產區考察的情況看,今年國內大豆產量可能下降至1100萬噸。
 全球大豆需求量繼續上升,預計2011/12年度世界大豆總消費量為2.6009億噸,同比上升4.15%。
 雖然,2011/12年度全球大豆總產量和消費量一降一升,但從期末庫存消費比來看,全球大豆期末庫存消費比仍處于歷史相對高位。2011/12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庫存消費比值為24.81%。這說明全球大豆供給形勢相對寬松。
 2011/12年度美豆供給偏緊但需求不振給價格帶來壓力
 作為世界最大大豆生產國、出口國和定價中心,美國大豆供需狀況對世界大豆價格走勢影響重大。
 美國農業部12月發布的報告預計,2011/12年度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為7500萬英畝,同比下降3.1%;大豆單產為41.3蒲式耳/英畝,同比下降5.06%;大豆產量為8289萬噸,同比下降8.50%。
 從期末庫存消費比來看,2011/12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消費比7.55%。這與7月公布的預測值5.38%比較有所回升。但美國大豆庫存消費比仍處于歷史低位,美國大豆供給形勢仍不寬松。供給偏緊對價格是利多因素。
 然而,我們要注意到,今年美國大豆的需求不振情況。12月,美國農業部下調了美國大豆的國內消費量及出口量,預計2011/12年度美國大豆壓榨量為4422.5萬噸,同比下降1.42%;出口量為3538萬噸,同比下降13.39%。據新華社多媒體數據庫統計,美國農業部大豆周度銷售報告數據,2011/12年度前11周,美國累計銷售大豆649.14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447.21萬噸,下降55.15%。這表明美國大豆出口進度緩慢。需求不振令大豆價格短期上行乏力。
 2011/12年度南美大豆播種進展順利豐產預期壓制價格上揚
 2011/12年度以來,北半球大豆主產國美國和中國的大豆收割完成,產量基本塵埃落定;南半球的巴西、阿根廷等國大豆則開始播種、生長。南美大豆的播種、生長狀況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此前,市場擔憂拉尼娜現象會導致南美大豆播種季節出現干旱天氣,不過后來的天氣較為理想,大豆播種進展順利。目前,巴西大豆播種接近尾聲,已完成了預估種植面積的97%。據阿根廷農業部12月9日報告,截至12月2日,阿根廷大豆播種完成了66%,去年同期高6個百分點。
 11月22日消息,總部位于德國漢堡的行業刊物《油世界》將2012年巴西大豆作物產量預估上調至7430萬噸,高于10月預估的7330萬噸。美國農業部12月預計,2011/12年度巴西大豆減產50萬噸,但阿根廷大豆將增產300萬噸。總體來看,2011/12年度,南美大豆產量將上升。
 目前,南美大豆播種進度較快,為豐產奠定基礎,對國際市場豆價走勢帶來一定壓力。
 商品基金持倉量持續下降資金看淡后市
 除了基本面的供需情況,市場參與者的行動也是判斷預測商品價格走勢的重要依據。大豆的商品基金凈多頭頭寸是反映國際大豆價格強弱的較好的觀察指標。
 9月中旬以來,商品基金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市場的凈多持倉量持續下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公布的持倉報告顯示,截至12月13日當周CBOT大豆期貨,商品基金凈多持倉19909張,較9月6日的199241張大幅減少,即凈多頭寸的降幅高達90.01%,這表明現階段的市場情緒還相對悲觀。商品基金凈多持倉持續下降,表明商品基金對未來大豆價格走勢不看好,并且資金看淡后市的程度在不斷增強。
 國內供給充裕、政策托市未來價格走勢穩于國際市場
 2010年以來,國內港口大豆庫存維持高位。目前,港口大豆庫存仍保持在600萬噸上方。另外,從進口船期預報來看,后期進口大豆數量仍然較多。國內市場整體供給充裕。
 從需求角度來看,國內豆粕及豆油需求季節性回升,有利于大豆消費量的增長。生豬養殖的周期性恢復對于豆粕消費而言具有利好作用。同時,今年春節長假較往年提前,終端市場比較看好四季度中后期的飼料備貨需求。近期肉雞補欄有所恢復,后期養殖業需求將逐漸增加,提振豆粕消費。
 11月28日,國家下發《關于2011年國家臨時存儲大豆收購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今年繼續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自治區實行大豆臨時收儲政策。通知明確,國家臨時存儲大豆掛牌收購價格(國標三等質量標準)為2.00元/斤。
 市場各方在“收儲政策將起托市作用”上,達成一致。市場認為,收儲政策奠定了大豆現貨市場4000元/噸的底部和期貨市場4200元/噸的底部,對現貨和期貨市場將起到托市作用,但缺乏提振作用。也有分析認為,作為國際大豆市場的重要買家,中國的收儲價格也對國際市場有一定傳導作用。
 但從大豆與玉米的比價關系看,二者比價仍處在均值線之下,即玉米價格對于農戶更具吸引力。未來大豆種植面積,可能進一步萎縮。
 綜上,國內大豆市場價格走勢將以區間震蕩為主,不像國際大豆市場跌勢明顯。
 2011/12年度國際豆價利空因素較多預計下行為主
 2011/12年度全球大豆市場,在2012年4月北半球大豆播種前,因中美兩國大豆產量基本定局,市場關注點轉移至需求以及南美大豆播種上。
 南美天氣良好有利于大豆播種,市場缺乏炒作題材。一般而言,在四季度,大豆價格會出現季節性上漲,但短期來看,因市場缺乏有利題材,加之宏觀經濟環境動蕩,預計大豆價格上行概率不大。
 展望2012年,對于經濟前景的擔憂,將繼續影響金融市場整體氛圍。同時,美國大豆出口形勢較差,利空市場。預計2012年一季度市場走勢偏空。
 二季度之后,美國大豆的種植情況,將成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因素。目前來看,美國的大豆/玉米比價偏低,仍在2以下,明顯低于2.3的均衡點。大豆/玉米比價后期有回升的需求,否則明年大豆種植面積將繼續減少。因為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可能削減,所以預計二季度市場可能上行。
 以上基本面因素利空較多。但2012年世界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更加令市場擔憂??傮w來看,國際大豆市場將繼續下行,預計支撐位在1100美分/蒲式耳附近。
 國內市場方面,收儲價為市場提供支撐。預計大豆期貨市場繼續維持4200-4500元/噸區間震蕩走勢,現貨市場3900-4100元/噸區間震蕩。
 回顧2011年,全球大豆市場以震蕩為主,國內市場價格走勢相對較穩。預計2011/12年度(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下同),全球大豆總產量和消費量一降一升,但期末庫存消費比仍處于歷史相對高位。美國大豆庫存消費比處于歷史低位,供求仍不寬松。
 展望國際市場走勢,美國大豆需求不振令大豆價格上行乏力,但大豆玉米比價過低使大豆價格有回升動力,而南美天氣、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將加劇大豆市場的波動。受臨儲政策支撐,預計國內大豆市場價格相對較穩。
 2011年大豆期市前期震蕩后期國內市場較穩
 期貨市場2011年前期以震蕩為主;四季度后,國際與國內市場走勢分化——國際市場以跌為主,國內市場相對平穩。
 2011年1—8月,美國大豆市場期價持續震蕩,在1260—1465美分/蒲式耳之間展開區間震蕩。同期,國內大豆期價也持續震蕩,在4350—4750元/噸區間震蕩。而后,由于基本面利多因素不及宏觀面利空影響,國際大豆期價步入下跌通道。臨近12月,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期貨指數一度下探1100美分/蒲式耳一線。與此不同,國內大豆價格在托市政策支撐下走勢較為平穩。四季度以來,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期價在4200—4400元/噸的區間展開震蕩。
 今年以來,國內大豆現貨市場均價在3900—4100元/噸之間窄幅震蕩。自2008年國家開始實施大豆臨時收儲政策以來,2008至2010年,大豆收儲價格分別為3700元/噸、3740元/噸、3800元/噸,今年提至4000元/噸。近年來,在收儲政策期內,全國大豆市場收購均價一般沒有跌破收儲價。
 2011/12年度世界大豆供給形勢相對寬松
 據美國農業部12月供需報告預計,從全球角度看,2011/12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2.5922億噸,同比小幅下降1.88%。預計2011/12年度,美國大豆產量下降至8289萬噸;巴西大豆產量下降50萬噸至750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增加300萬噸至5200萬噸;中國大豆產量下降160萬噸至1350萬噸。據新湖期貨多次對產區考察的情況看,今年國內大豆產量可能下降至1100萬噸。
 全球大豆需求量繼續上升,預計2011/12年度世界大豆總消費量為2.6009億噸,同比上升4.15%。
 雖然,2011/12年度全球大豆總產量和消費量一降一升,但從期末庫存消費比來看,全球大豆期末庫存消費比仍處于歷史相對高位。2011/12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庫存消費比值為24.81%。這說明全球大豆供給形勢相對寬松。
 2011/12年度美豆供給偏緊但需求不振給價格帶來壓力
 作為世界最大大豆生產國、出口國和定價中心,美國大豆供需狀況對世界大豆價格走勢影響重大。
 美國農業部12月發布的報告預計,2011/12年度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為7500萬英畝,同比下降3.1%;大豆單產為41.3蒲式耳/英畝,同比下降5.06%;大豆產量為8289萬噸,同比下降8.50%。
 從期末庫存消費比來看,2011/12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消費比7.55%。這與7月公布的預測值5.38%比較有所回升。但美國大豆庫存消費比仍處于歷史低位,美國大豆供給形勢仍不寬松。供給偏緊對價格是利多因素。
 然而,我們要注意到,今年美國大豆的需求不振情況。12月,美國農業部下調了美國大豆的國內消費量及出口量,預計2011/12年度美國大豆壓榨量為4422.5萬噸,同比下降1.42%;出口量為3538萬噸,同比下降13.39%。據新華社多媒體數據庫統計,美國農業部大豆周度銷售報告數據,2011/12年度前11周,美國累計銷售大豆649.14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447.21萬噸,下降55.15%。這表明美國大豆出口進度緩慢。需求不振令大豆價格短期上行乏力。
 2011/12年度南美大豆播種進展順利豐產預期壓制價格上揚
 2011/12年度以來,北半球大豆主產國美國和中國的大豆收割完成,產量基本塵埃落定;南半球的巴西、阿根廷等國大豆則開始播種、生長。南美大豆的播種、生長狀況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此前,市場擔憂拉尼娜現象會導致南美大豆播種季節出現干旱天氣,不過后來的天氣較為理想,大豆播種進展順利。目前,巴西大豆播種接近尾聲,已完成了預估種植面積的97%。據阿根廷農業部12月9日報告,截至12月2日,阿根廷大豆播種完成了66%,去年同期高6個百分點。
 11月22日消息,總部位于德國漢堡的行業刊物《油世界》將2012年巴西大豆作物產量預估上調至7430萬噸,高于10月預估的7330萬噸。美國農業部12月預計,2011/12年度巴西大豆減產50萬噸,但阿根廷大豆將增產300萬噸。總體來看,2011/12年度,南美大豆產量將上升。
 目前,南美大豆播種進度較快,為豐產奠定基礎,對國際市場豆價走勢帶來一定壓力。
 商品基金持倉量持續下降資金看淡后市
 除了基本面的供需情況,市場參與者的行動也是判斷預測商品價格走勢的重要依據。大豆的商品基金凈多頭頭寸是反映國際大豆價格強弱的較好的觀察指標。
 9月中旬以來,商品基金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市場的凈多持倉量持續下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公布的持倉報告顯示,截至12月13日當周CBOT大豆期貨,商品基金凈多持倉19909張,較9月6日的199241張大幅減少,即凈多頭寸的降幅高達90.01%,這表明現階段的市場情緒還相對悲觀。商品基金凈多持倉持續下降,表明商品基金對未來大豆價格走勢不看好,并且資金看淡后市的程度在不斷增強。
 國內供給充裕、政策托市未來價格走勢穩于國際市場
 2010年以來,國內港口大豆庫存維持高位。目前,港口大豆庫存仍保持在600萬噸上方。另外,從進口船期預報來看,后期進口大豆數量仍然較多。國內市場整體供給充裕。
 從需求角度來看,國內豆粕及豆油需求季節性回升,有利于大豆消費量的增長。生豬養殖的周期性恢復對于豆粕消費而言具有利好作用。同時,今年春節長假較往年提前,終端市場比較看好四季度中后期的飼料備貨需求。近期肉雞補欄有所恢復,后期養殖業需求將逐漸增加,提振豆粕消費。
 11月28日,國家下發《關于2011年國家臨時存儲大豆收購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今年繼續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自治區實行大豆臨時收儲政策。通知明確,國家臨時存儲大豆掛牌收購價格(國標三等質量標準)為2.00元/斤。
 市場各方在“收儲政策將起托市作用”上,達成一致。市場認為,收儲政策奠定了大豆現貨市場4000元/噸的底部和期貨市場4200元/噸的底部,對現貨和期貨市場將起到托市作用,但缺乏提振作用。也有分析認為,作為國際大豆市場的重要買家,中國的收儲價格也對國際市場有一定傳導作用。
 但從大豆與玉米的比價關系看,二者比價仍處在均值線之下,即玉米價格對于農戶更具吸引力。未來大豆種植面積,可能進一步萎縮。
 綜上,國內大豆市場價格走勢將以區間震蕩為主,不像國際大豆市場跌勢明顯。
 2011/12年度國際豆價利空因素較多預計下行為主
 2011/12年度全球大豆市場,在2012年4月北半球大豆播種前,因中美兩國大豆產量基本定局,市場關注點轉移至需求以及南美大豆播種上。
 南美天氣良好有利于大豆播種,市場缺乏炒作題材。一般而言,在四季度,大豆價格會出現季節性上漲,但短期來看,因市場缺乏有利題材,加之宏觀經濟環境動蕩,預計大豆價格上行概率不大。
 展望2012年,對于經濟前景的擔憂,將繼續影響金融市場整體氛圍。同時,美國大豆出口形勢較差,利空市場。預計2012年一季度市場走勢偏空。
 二季度之后,美國大豆的種植情況,將成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因素。目前來看,美國的大豆/玉米比價偏低,仍在2以下,明顯低于2.3的均衡點。大豆/玉米比價后期有回升的需求,否則明年大豆種植面積將繼續減少。因為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可能削減,所以預計二季度市場可能上行。
 以上基本面因素利空較多。但2012年世界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更加令市場擔憂??傮w來看,國際大豆市場將繼續下行,預計支撐位在1100美分/蒲式耳附近。
 國內市場方面,收儲價為市場提供支撐。預計大豆期貨市場繼續維持4200-4500元/噸區間震蕩走勢,現貨市場3900-4100元/噸區間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