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中藥協會信息中心天地網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藥材價格持續走高,但至7月出現拐點。截至目前,國內各大藥材市場上70%以上的藥材價格下跌。
據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主任龍興超向本報記者介紹,由于當前大部分藥材已經產新完畢或面臨產新,新貨即將集中上市;加之舊庫存兩年的積累,藥市整體下行成為必然,2012年中藥材市場降幅將在10%-15%之間。
天地網副總賈海彬表示,在藥品降價和嚴格監管抗生素使用的形勢下,進軍中醫藥和健康產業板塊已成為各大藥企多元化戰略的首選。2012年企業和外部資金介入中藥領域步伐將繼續加快。
重磅政策待出
藥材價格的不斷下降對產業影響非常深遠,因此2012年,中藥產業將有哪些重點政策出臺是目前業界最為關心的問題。經過業內人士梳理,即將出臺的《中藥產業“十二五”規劃》、中藥材流通標準和質量追溯體系等政策都有望對產業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據悉,即將出臺的《中藥產業“十二五”規劃》將重點支持治療性常見病、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品種的產業化、優質原料藥材生產基地的建設和中藥制藥過程質量控制先進技術的綜合示范應用。由此,具備品牌實力的各大中藥企業將迎來較長時期的良好發展環境。
據業內人士介紹,為保障原料安全、理順市場秩序,中藥材流通標準體系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再次被提上日程,預計2012年這兩個體系將初現雛形。
龍興超建議,要打造中藥現代化,中藥材的流通環節中必須要重視“交易、倉儲、物流”三大基礎建設,夯實我國中藥產業體系。
與此同時,賈海彬預測,2012年將有新的更多的中藥材品種納入扶持范圍,“新的扶持應傾向于急需野生變家種或家種生產尚未完全恢復的品種。”
產業前景仍樂觀
賈海彬表示,“十二五”期間,他看好中藥材產業的良好前景有幾大原因。
首先,醫藥市場規模具有巨大成長空間。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人口數量為美國的3倍有余,但醫藥市場規模仍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具備較大的成長空間。
其次,目前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1.1億,占全國總人口的8.2%。人口老齡化和不斷增強的保健調養意識成為中藥材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再次,醫保支出逐年增加,民眾健康需求旺盛。如阿膠、黨參、枸杞子、菊花等藥食兩用品種的保健需求將繼續超過藥用需求。
最后,值得關注的是,傳統醫藥企業和外部資金將更加青睞中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