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藕田選擇
種植淺水藕的田塊以土質較為疏松、有機質含量豐富為宜,土壤保水保肥力強,排灌方便,土壤PH值在5.6-7.5之間,含鹽量在0.2%以下。
二、整地施肥
種植前一年冬天要深耕凍伐,起到殺菌滅蟲作用,種植前施足基肥,施后深耕20-30厘米,耕細耙平,修整田埂,平整田地。
三、種藕選擇
應選用品質優良、適應生態環境抗病蟲能力強的淺水藕品種如無花一號、新一號、美國雪蓮等。種藕重量應在200克以上,至少具有兩節,后把節粗壯,藕身藕節都沒有破傷,種藕要留田越冬,春季隨釆隨栽,不宜久放,以免芽頭干萎。從外地引種,種藕要稍帶泥土,層層整齊堆放,堆高不超過1.5米,用稻草或草包覆蓋,灑上水,以免運輸過程中傷害種芽和失水過多。
四、適期種植
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種植淺水藕,一般4月上旬種植,種植密度因品種而異,早熟品種適當密植,中晚熟品種因所長立葉和分枝較多,應適當稀植,中晚熟品種一般行距2米,穴距0.3-0.5米,畝用種量在350-400公斤,各行的栽植點要交錯排列,種藕一般斜栽,將種藕的頂芽稍向下斜插入土,頂芽入土深度8-12厘米,粘重土壤偏淺,松軟土壤偏深,一般前后傾鈄20-25度角,尾端稍向上翹,以入土為度,這樣受熱快,透氣好,發芽早,并且與結藕時自然狀態相似,這樣抽生的地下莖正好在較肥的土層中生長。
五、水份管理
淺水藕的水份管理一般遵守由淺到深,再由深到淺的原則。即定植后萌芽期田間保持3-5厘米的淺水層,最深不超過10厘米,以便使土壤和水層易于曬曖增溫,促進種藕萌芽。當植株長出1-2片立葉后水位逐漸加深到20-30厘米,最深不得超過50厘米,以促進立葉生長,并抑制細小分枝發生。后期立葉滿田,開始出現后棟葉時,表明地下莖開始結新藕,應在3-5天內把水位落淺到10-15厘米,最深不超過25厘米,結藕時水位不宜過深,以控制立葉生長,促進結藕。整個生長期內都要保持水位漲落緩和,不能猛漲猛落,時旱時澇,到新藕成熟時,水位應逐漸降至3-5厘米。
六、肥料管理
1基肥 每畝田塊可施腐熟糞肥2000千克左右,三元復合肥50千克,餅肥25千克。
2提苗肥 在定植25-30天左右,藕蓮長出1-2片立葉時進行,每畝可施尿素10-15千克
3在定植55-60天以促進莖葉生長和植被營養物質積累,可施三元復合肥25-30千克
4結藕肥 在定植75-80天以促進結藕和使藕身膨大可施三元復合肥25-30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
七、中耕除草
出苗后開始中耕除草,不得使用化學除草劑,雜草應人工拔除,整個生長季除草3-5次,間隔10天左右,直到立葉封行為止,將拔除后的雜草埋入泥中作肥料。
八、調整植株
植株調整包括摘老葉、折花梗、除老藕、轉藕頭等。對藕池的浮葉、老葉、枯葉、黃葉等都應及時除去,以利通風透光,摘后的殘葉可踩入泥中作為肥料。當新抽生的卷葉距田埂1米左右時,表明地下莖的先端即蓮鞭的梢頭已逼近田埂,必需及時將梢頭拔轉方向,回向田內,以免田外結藕,上午梢頭含水量充足,易于折斷,因此轉藕頭必須在下午進行。轉藕頭時扒開表土,輕輕將梢頭轉向田內,用泥壓穩即可。
九、合理輪作
田藕不宜連作,基地內每年應有三分之二面積種藕,三分之一面積種其它作物,三年完成一輪換周期。
十、病蟲防治
藕病蟲防治禁止使用有機合成的化學藥劑、基因工程品種及制劑。主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1)農業防治:A 選用優良的抗病藕種。B 及時清除前茬作物的殘株及爛葉,消滅病源。C冬季深翻凍伐曬伐,施腐熟的有機肥,減少病源、蟲源。D 在藕田套養魚類,吃食害蟲。(2)物理防治:A 應用銀灰色反光膜驅避蚜蟲。B 在田間設置黃板或黃盤誘殺蚜蟲和白粉虱。C 在藕田上覆蓋防蟲網,可減輕蟲害及由昆蟲傳播的病害。(3)生物防治:A 用植物病毒弱毒株系N14、衛星核糖酸S52防治僵藕等。B 以菌治蟲,用蘇云桿菌Bt、擬青霉菌、白僵菌等治蟲。C 保護利用天敵,如捕食螨、蜘蛛及昆蟲病原線蟲等,利用這些天敵捕食害蟲。
十一、適時采收
淺水藕一般收獲較早,8月份開始采收嫩藕,10月份開始采收老熟藕,一直延續到翌年四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