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6日,吉林省累計入庫新糧204.8億斤,比上年同期增加5.8億斤。其中,玉米159.8億斤,稻谷40億斤,大豆及其他5億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收購55.1億斤,非國有糧食經營企業及工商戶收購82.1億斤,加工轉化企業收購67.6億斤。
2011年秋糧上市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玉米、水稻和大豆收購政策。玉米、大豆實行臨時收儲政策,敞開收購,玉米收購價格0.99元/斤(國標、三等),大豆收購價格2.00元/斤(國標、三等)。稻谷在2011年初確定的最低收購價格1.28元/斤(國標、三等)基礎上,又對吉林省實施中央儲備稻谷輪換補庫收購,收購價格1.42元/斤。省糧食局認真組織落實“三項政策”,引導農民把握時機、適時賣糧,指導中省直糧食企業落實政策、敞開收購,引導加工企業隨行就市多收糧、多儲糧,引導社會收儲企業積極入市、搞活流通。
近期,省糧食局又組成6個檢查督導組分片包干,深入基層,全面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目前,糧食收購市場秩序井然,收購進度明顯加快。玉米價格穩中略升,水稻價格與前期基本持平,玉米(折標準水份)收購價格在每市斤1.02-1.06元之間,比前期上漲0.02元左右,普通品種稻谷收購價格每市斤1.40元左右。
省糧食局提醒廣大農民朋友,一是可以適時售糧。糧價的高低主要由供求關系決定。2011年玉米和稻谷都是全國性增產,供給寬松。從國內經濟大環境看,防通脹仍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之一,漲幅過高時,國家會加大調控力度。當前市場糧價已處在較高水平,農民種糧收益很好,要算好效益賬,適時售糧變現。二是應當注意安全保糧。要加強糧食保管,采取“上樓子、坐棧子、碼趟子”等方式,實現離地通風儲糧,避免壞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