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10畝多梨樹,去年純掙了4萬塊。這冬天種蘑菇,差不多能掙3萬塊錢“。近日,記者在辛集市東張口村村民張敬位的十畝果園里看到了兩個占地不到半畝的塑料棚,棚里種植著食用菌。蘑菇是個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項目,目前正被辛集市越來越多的農民所接受。全市共建起蘑菇大棚150多個,大家忙時賣水果,閑時種蘑菇,讓土地的經濟效益實現成倍增長。
一年四季活計不斷,經濟收入天天有賺。如今,在辛集市農村,越來越多的農民徹底改變了過去冬閑季節在家”貓冬“的習慣。結合當地特色產業,發揮自身優勢,各盡其能,投入到農副產品加工、大棚蔬菜種植、畜禽養殖等各種經營中,把”冬閑經濟“搞得有聲有色。
和睦井鄉雙柳樹村村民張鐵軍抓住冬季羊肉市場需求增加、價格上漲的有利商機,2010年冬天購進了50只羊羔,經過一年的精心管理,存欄數量發展到100多只,光剪羊毛收入就有2萬多元。現在每天都有飯店前來預訂羊肉。目前,該市從事畜禽養殖的達1500多戶,存欄達16萬多只,預計春節前可出欄10萬多只,可實現利潤320多萬元。
冬閑季節,辛集市越來越多的農民發揮自己的專長,有的去集市擺攤,有的為別人家的果樹剪枝掙錢,還有的到周邊企業打工。據不完全統計,該市有10萬農民在冬閑季節努力掙錢,靠冬閑經濟人均純收入5000元左右,冬閑經濟正成為辛集市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