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2日下午,我市畜牧系統在中恒君豪酒店召開了2012年畜牧生產改良工作會。會議傳達了省畜牧生產科教暨畜禽標準化養殖會議精神,總結了2011年畜禽改良及標準化創建工作,表彰了2011年度畜牧生產改良工作先進單位,安排部署了2012年的工作。市畜牧食品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采明,紀檢組長周炳祥出席會議并作講話,市改良站副站長張成全主持會議。
李采明說,今年市委市政府擬定了農業“4+8”工程,其中4是指生豬、肉牛、舊院黑雞、開江白鵝的養殖。我市畜牧系統要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方針政策,盡快制定工程實施方案。
李采明指出,今年要在“舊院黑雞”產業發展中更上一層樓。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在萬源調研時,提出“千萬黑雞下江南”的發展目標后,給舊院黑雞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難得機遇。2012年要繼續增加舊院黑雞科技特派員,加快舊院黑雞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龍頭企業是舊院黑雞產業發展“引擎”,要加快培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舊院黑雞”規模養殖場。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及各博覽會等平臺,加強宣傳建設強有力的產銷渠道,真正實現“千萬黑雞下江南”。
李采明要求,2012年要繼續大力推動我市畜牧品牌建設。2011年10月,歷經我市畜牧專家30多年培育,適宜南方多種氣候條件的肉牛奶牛新品種“蜀宣花牛”獲得國家認可,填補了我省空白,也是我國畜牧史上一項重大科技成果。該品種的成功培育將極大促進達州奶源基地和優質肉牛基地建設,今年要在現有的有利局面上開拓奮進,建設好“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生產經營模式,走出一條以乳、肉制品加工為龍頭,農戶種草養牛為基礎,科技為動力的“企業加基地聯農戶”的康莊大道。
會上,市畜禽繁育改良站站長楊青山傳達了2011年12月9日全省畜牧生產科教暨畜禽標準化養殖會議精神的四點要求:全面推進畜禽適度規模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加快推進現代畜禽種業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切實加強項目管理工作。
會議對2011年畜禽改良及標準化創建工作進行了總結,認為在五個方面上取得了長足進步。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2爭3”目標,全市畜牧業重點縣培育工作快速推進,宣漢縣、達縣被省政府命名為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全市發展畜禽適度養殖(場)戶2.8萬戶、養殖小區1348個,2011年,全市新增25個無公害畜產品認證,2個畜產品地理標示認證,“蜀宣花牛”通過國家遺傳資源委員會的認定有力推動了我市畜牧品牌建設,填補了四川無培育牛品種的空白,是中國畜牧史上的一項重大科技成果;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創建成果顯著,達州官田、開江常飛、渠縣八仙橋、宣漢大成4個場獲得國家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稱號,另有5個場獲得省級示范場稱號;畜禽良種推廣進展良好,全市已有外種豬場4個,二雜母豬制種場27個,種禽場4個,生豬三元雜交面達90%,其中外三元雜交面81%,肉牛改良面達45%,良種羊及雜交羊推廣面達83%,家禽兩種推廣面達91.2%;模式創新、機制創新取得進展,各縣市區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沼氣(發電)+綠色種植”的畜牧業循環經濟,著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構建多元化投入體系,有力地推進了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彰顯了許多現代畜牧業發展兩點;科技助農效果顯著,去年共組織1257名畜牧科技人員,聯系幫扶農戶6099戶,增收380萬元,聯系幫扶戶人均增收210元,帶動一般農戶人均增收135元,在全省畜牧科技助農增收活動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會議全面安排部署了2012年工作,明確作出7點要求。即認真抓好現代畜牧重點縣培育工作,今年是培育的最后一年,已上的三個縣要保級成功并提質擴面,未命名的三個縣爭取全部列入全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繼續開展畜禽適度規模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抓好國家已扶持的生豬、奶牛、蛋雞、肉羊項目的建設進度和質量,搞好示范場的申報創建工作,加強對標準化養殖場的指導,加快創建進度,堅決杜絕建設質量安全、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決不允許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充分利用國家扶持政策,加快推進畜禽良種工程,提升畜牧業生產效益;切實搞好畜禽糞污處理,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完成畜禽規模化養殖污染排放的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各下降2%的目標;切實抓好非地震災區畜牧產業在后恢復重建工作;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加強統計和信息報送工作。
周炳祥對2012年全市畜禽繁育改良工作要點作了闡述。他說,要進一步做好現代畜牧業重點(試點)縣的指導工作;要繼續深入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要進一步做好重大畜牧項目的爭取和監管工作;要進一步抓好農村畜禽養殖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要實施民生工程,助農增收;要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提高種畜禽生產保障能力;要做好畜牧科技培訓、宣傳工作;要定時收集報送有關報表;要切實轉變作風,加強自身隊伍建設。
會上宣讀了《表彰四川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先進集體和個人的決定》,其中達州市環境監測站獲先進集體稱號,我市王鴻東、艾昌忠、鄧益權、羅毅、易召敏、胡蘊明、彭衛東、廖小平、樊江、左清明、李丹梅、唐天友等12人獲先進個人稱號。
會議宣布了是市畜牧食品局關于表彰2011年度畜牧生產改良工作先進單位的決定。宣漢縣、達縣獲得畜禽繁育改良工作一等獎,開江縣、大竹縣、渠縣獲得二等獎,通川區、萬源市獲得三等獎;大竹縣、開江縣獲得畜禽標準化養殖工作一等獎,渠縣、達縣、宣漢縣獲得二等獎,萬源市、通川區獲得三等獎;渠縣、萬源市獲得畜牧科技助農增收工作一等獎,達縣、通川區、宣漢縣獲得二等獎,大竹縣、開江縣獲得三等獎。
會上,大竹縣介紹了畜禽標準化養殖經驗,宣漢縣了介紹畜禽改良工作經驗,萬源市了介紹舊院黑雞資源保護與利用經驗。市種畜場場長何國君與市凍精站站長彭代明分別發言介紹了本單位在畜牧生產改良工作上的經驗。